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(第二职校)庆祝第41个教师节 优秀教师篇(二)
发布时间:2025-10-09      作者:   

图片


杨松,男,土家族,高级讲师,教务科副科长。三尺讲台,一支粉笔,这就是杨松老师的真实写照。坚守教育一线二十余载,兢兢业业,默默耕耘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师者,传道、受业、解惑”这一经典论述。用青春、汗水与爱心浇灌着高原的“桃李”,让教育的芳华在雪域绽放。

倾注师者仁爱,践行立德树人。用温暖与关怀搭建起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,以德为范、以身作则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让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。始终将品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,助力学生成长为有担当、有温度的时代新人。

默默奉献守初心,无私忘我担使命。将“初心”融入每一堂课,把“使命”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,日复一日的坚守、点点滴滴的付出,以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,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灯,用平凡的行动书写着人民教师的责任与荣光。

图片


珠姆姬,本科毕业,1997年7月参加工作,始终坚守在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一线。从教近三十载,始终秉持“以爱育心、以智启人”的信念,全心陪伴学生成长。

教学中,注重因材施教,耐心辅导,重视激发学生潜能,培养其思维、创新与实践能力,助力他们全面提升自信与学业水平。坚持用真情关怀学生,课余常与他们交流,倾听烦恼、疏解困难,成为他们信任的师友,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支持。积极投身教学创新,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,踊跃参加培训及教研,努力提高课堂实效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多年来,始终以身作则,恪守师德,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,传递教师的责任与温度。

曾多次获市、县级“优秀教师”“优秀教育工作者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及“模范班主任”等荣誉,并多次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。这些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,更是继续前行的动力。未来,她将一如既往,以智慧与爱心陪伴每一个学生成长。

图片


杨正龙,男,政治教师,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,始终以“用心教书、用爱育人”为准则,深耕教学第一线,多次获得学校“优秀教师”“教学能手”称号。

2012年踊跃报名参加昌都市“强基础,惠民生”活动,同年被西藏自治区委员会,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“先进驻村(居)工作队员”。2022年获得昌都市“优秀教师”称号。深得领导,同事们的赏识和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。教学中,深耕课堂,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。创新“分层教学+情境化引导”模式,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,所教的政治科目成绩稳居前列,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,指导学生逆袭困境,考入合适的大学。育人上,作为学生的“暖心人”。坚持每天早上早到半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,建立“学生成长档案”,及时关注特殊群体学生。曾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辅导功课,购买学习资料,利用周末时间与行困生谈心谈话,用耐心和细心走进学生心里,多次获得学生家长的感谢。此外,主动承担校内年轻教师“传帮带”工作,累计带教10多名年轻老师,使他们很快胜任教学工作岗位。

20多年来,始终以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为准则,在教学岗位上深耕细作,在班级管理中默默奉献,用爱心、耐心和责任心,照亮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之路。

图片


梁远慧,女,2008年6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,数学教师,高级讲师职务。

参加工作十几年来,一直坚守在教学的岗位上,多次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,并兼任数学组职务。各项工作成绩突出,获得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,先后多次获得“优秀班主任”和“优秀教师”的称号。

作为一名教师,强烈的责任感不容有所退缩,为了圆满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,始终按照数学学科的特点,学习课标,深钻教材,坚持提前备好课,课前再重新温习教案,做到万无一失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,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,努力使各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。同时,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、抓好后进生转化等工作。

在担任班主任期间,积极开展理想教育、感恩教育、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促膝谈心,了解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观、价值观。

图片


付东强,男,汉族,讲师,体育教师,同时承担班主任工作。

始终将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、更团结”的体育精神融入班级管理,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、规则意识和拼搏精神。长期以来,班级形成了班风正、学风浓、技能强的良好氛围,这份工作成果也得到了学生、家长和同行的一致好评。

注重在集体活动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。无论是学校运动会,还是趣味体育竞赛,所带班级总能表现突出、取得优异成绩。而这种从赛场延伸到日常的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,让班级凝聚力变得特别强,也让在学校各类集体评选中多次脱颖而出。

始终坚信,“最美的教育,一定是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教育”。对待学生,坚持严慈相济,尊重并信任每一个孩子。课余时间,常常和学生谈心聊天,耐心帮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,学生们也亲切地叫他“强哥”。面对班级里的“学困、行困”学生,会给予更多理解和帮助,通过不断鼓励和针对性辅导,帮他们重拾信心,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。

班级管理中,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。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,积极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,多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和文体活动。担任班主任期间,所带的14级旅游班、17级供电班、19级供电3班,先后都获得了“优秀班集体”的荣誉称号,自己也因此获得了市级“优秀班主任”称号。